top of page
Search

The 38 Letters of Rockefeller to His Son.

@ 12/02/2018



基本上,我認為所有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。 誰是世界第一個億萬富翁?不是Jesse.L.Livermore,不是Andrew Carnegie, 也不是 J.P. Morgan,而是John.D. Rockefeller。一個一百多年前的人。我們未必聽過他的名字,但他創立的「標準石油公司」,就是我們現今經常聽到「埃克森美孚」的前身。巔峰時期,「標準石油公司」控制着全美超過九成的石油生意。如果Rockefeller 還在世,以個人財產對GDP所佔比率,2007年,他的身家係超過3000億美金,真係Bill Gates 都輸幾條街。但最可怕的是,他所有的財富,都是自己白手創造,「成功靠父幹」這句說話,完全不適用在他身上。不過這本書並不是他的自傳,而是他晚年寫給他兒子的38封信。從這38封信中,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個人類史上最富有的人對他兒子的愛之外,還有就是窺探到他處世的智慧。 雖然看完這本書已良久,但真係有太多思緒,一時間不知如何歸納。既然不能一一說清,決定抽其中最喜歡的幾封信分享。



  • 現在就去行動

「一位聰明人說的話讓我記得很牢。有位聰明人說得好,“教育涵蓋了許多方面,但是他本身不教你任何一面。」這位聰明人向我們展示了一條真理:如果你不采取行動,世界上最實用、最美麗、最可行的哲學也無法行得通。」 普通的人與成功的人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分別就是行動力。世界不存在完美的計畫,如果我們要等待計畫完美才行動,通常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時機。

  • 充實你的心靈

「就像我們身體上的食慾一樣,我們也有精神上的食慾。但許多人卻常以沒有時間為藉口,總在使他們的心靈忍飢挨餓,也只在意外或偶然的情況下才充實它一下,卻總忘不了滿足他們脖頸以下的消費。」 香港人好識食,為喜歡食的東西,願意等上一個小時,也總願意花費昂貴的金錢在飲食上。當然,我不能否定有些人對飲食是有要求的,但在努力填滿肚子的空虛時,我們有否滿足心靈的空虛? 我記得大學三年級那一年,有段時間我整個人都覺得好唔舒服,總覺得生活有種有心無力的感覺,至於問題出在哪裏,我也說不出來。直到當時我看了Yutube創始人陳士俊的《20個月賺130億》一書後,我興奮到不得了。頓時,整個人有番曬能量,然後同某位朋友分享左整整一個小時。有時候,心靈的充實會讓你產生無窮的力量。

  • 世界就是這樣不公平

「在這個世界上能出人頭地的人,都是那些懂得去尋找自己理想環境的人,如果他們不能如願,就會自己創造出來。」「世界並非公平,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不一樣,我們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差異。可是又有許多人在盲目地追求平等,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,所以一定要清楚不要追求公平,因為公平只是一個騙子。」 ​盡早認識並接受世界是不公平這個事實,對於我們絕對是一件好事。






之所以在文章的開首便說「所有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」,因為無論對我們的工作還是人生上都會從中得到很多啟發。此外,這本書還帶給了我兩個很強烈的感覺:實在與謙虛。 說「實在」是因為Rockefeller在每一封信中都提及到他相應的實際生活事例,這與其他的勵志書所缺乏的。說「謙虛」則是因為透過這38封信,我們可以感受到作為一個如斯成功的爸爸,對着兒子,他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子,沒有要求兒子硬食自己的一套,反而感覺上是朋友間的對話。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。 ​霍浩宇,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。加油!

 
 
 

Comments


因你,我們的婚禮而更美麗。
Because of you, our wedding is more beautiful!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