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件件一樣的T-Shirt
- royaki
- Dec 16, 2021
- 2 min read
@ 10/09/2015

有沒有想過,如果你擁有一百萬,你會拿來幹什麼?當你有一千萬的時候,你的生活又會如何?
有些人,你一看便知道是富人(例如我們強國的那些暴發戶)。但有些,單看外表,你萬萬也不會想到他會是一個富豪,這些另類當中,Warren Buffett絕對是算得上表表者。
有了解過巴菲特的人或許都會知道他是個極度節儉的人,甚至可以用吝嗇去形容他。常言道:人靠衣裝,佛靠金裝。這句說話應該適合於99.9%既人,但剛好巴菲特用不著。他對外表完全不感興趣,總是穿著非常簡單而又重覆的那幾件。有次他的前妻Susan 終於忍不住買了一些名貴的衣服給他,但最終卻讓巴菲特退了回去。另外,巴菲特的極度節儉也能透過他的兒子-Peter Buffett,可知。在Peter的自傳中,他說到,縱使父親是個億萬富翁,但他們的生活卻平凡得和普通家庭沒有兩樣。他有次想買套房子但預算不足,所以唯有與父親商討。而你估下巴菲特會講咩?他說:「我可以借給你,但以市面利率計算利息。」
「食自己的飯,流自己的汗。」-Warren Buffett
而說起擺脫物資枷鎖的傢伙,我還想起了另外兩個人:Steve Jobs 和 Mark Zuckerberg。他們兩者對於衣著和生活也是極其簡約的。對於衣著,Zuckerberg的原因是他不想每天花時間去思考今天該著什麼,所以他與Steve Jobs也是一樣,幾乎出席什麼場合都是那件標誌性的T-shirt。Steve Jobs 對於追求節約和極簡主義也是有其原因。他成長於上世紀60年代,那時候,因為越戰的原因,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大多都是倡導精神自由,反對戰爭,摒棄物資主義。也因此,Steve Jobs從來都不是把賺錢放在第一位。
其實,這種擺脫物質主義枷鎖的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,特別是在於億萬富翁,也特別在於現今物資主義的社會。很多時候,我們消費的慾望是商家創造出來的:什麼最新的手機,最新一季的服裝,甚至有車有樓就代表成功等等。但我們有否真正思考,我們真的需要那些所謂最新的東西?當然,不是說我們也得完全像他們那樣生活,只不過,我們真的有必要思考一下什麼是需要,什麼是必要。
Comentários